小區對面的家居建材市場,半年前還掛著“盛大開業”的紅氣球,如今半數門店卷閘門緊閉,剩下的幾家亮著慘白的燈,營業員趴在柜臺上刷手機,玻璃門上的“清倉”紅字被雨水泡得發花。有個賣實木地板的老板蹲在門口,對著一堆褪色的樣板嘆氣——三年前他還開著奔馳接客戶,現在連庫房租金都快湊不齊,上周剛把車賣了,換了輛二手電動車跑業務。
家裝和家居人的“返貧”,從來不是漸進式的滑坡,是斷崖式的墜落。這個曾被稱為“躺賺”的行業,藏著太多從云端跌進泥沼的故事:做全屋定制的張總,2021年還在朋友圈曬新提的別墅,2024年就被供應商堵在辦公室要賬,最后把別墅抵押了還欠著三百萬;開裝修公司的王姐,巔峰時手下有五十多個工人,現在自己帶著兩個師傅接散活,報價單上的利潤欄從“30%”改成了“能保本就干”;連賣窗簾的李嬸,都把兒子婚房的首付賠進去了,如今一家三口擠在老破小里,窗簾樣品堆得比床還高。
這一切的根源,藏在房地產的“多米諾骨牌”里。當新房成交量腰斬,家裝市場的蛋糕直接被切走了大半。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了35%,意味著至少三分之一的裝修訂單憑空消失。以前是業主排著隊等設計師,現在是設計師排著隊等業主——有個裝飾公司的設計師說,他三個月沒開單,最后去跑外賣了,“至少知道今天能賺多少錢”。更致命的是,那些已經開工的項目,不少成了“爛尾單”:開發商資金鏈斷了,業主收不了房,裝修款付了一半就沒了下文,裝修公司墊的材料費、人工費全打了水漂,想打官司都找不到被告。
消費市場的“速凍”則往傷口上撒了把鹽。以前業主裝修敢往“輕奢風”里砸錢,全屋智能、進口石材、定制柜體,預算超個十萬八萬眼都不眨;現在打開裝修群,討論最多的是“如何5萬塊裝完90平”“二手家具怎么翻新”。有個做高端衛浴的經銷商,展廳里的進口馬桶標價三萬八,半年沒賣出去一個,最后狠心改成“特價3999元處理”,還是沒人要——“現在的人連換個花灑都要貨比十家,誰還買鑲金邊的馬桶?”連宜家都開始推“百元三件套”了,那些靠“高價高傭”活著的中小品牌,死得比誰都快。
行業內部的“內卷絞殺”更是加速了潰敗。為了搶僅有的訂單,裝修公司把報價壓到成本線邊緣,“998元/平拎包入住”的廣告貼滿了小區電梯,實則藏著一堆增項陷阱;家具廠為了去庫存,把出廠價砍了一半,經銷商拿了貨卻賣不動,最后只能“按斤稱”處理,一套實木沙發賣得比布藝的還便宜;連設計師都開始“免費設計”,靠推銷材料拿回扣活命,設計圖抄來抄去,業主看著眼熟都懶得計較——“反正能住就行”。這種飲鴆止渴的競爭,把整個行業拖進了“低價-低質-更低價”的死循環,誰都別想活著出來。
現金流的斷裂,是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家裝和家居行業,本質上是“墊資游戲”:裝修公司要先墊材料費、人工費,等業主分期付款;家具廠要先給經銷商鋪貨,等賣完了再結款;經銷商要先交房租、囤貨,等客戶上門。當市場好的時候,資金周轉得快,風險被掩蓋;一旦市場變冷,客戶付款慢了,上游催款緊了,中間的經銷商和裝修公司就成了“夾心餅干”。有個做瓷磚批發的老板,倉庫里壓了五百萬的貨,上游廠家催款,下游門店欠賬,他去銀行貸款被拒,只能借高利貸,利滾利三個月就欠了一百萬,最后被法院查封了倉庫,“一夜回到十年前,連老家的宅基地都差點被執行”。
更痛的是“返貧”背后的家庭破碎。那些曾經的“老板”,現在成了“老賴”,手機里全是催債短信,孩子上學被同學指指點點,妻子吵著要離婚;那些跟著干了十幾年的工人,突然沒了活計,拿著幾千塊遣散費站在勞務市場,五十歲的人了,沒人愿意雇;還有些夫妻店,丈夫跑業務,妻子看店,最后店關了,架卻吵得更兇,“以前忙著賺錢沒功夫吵,現在閑下來,連喝口水都覺得對方礙眼”。有個老板娘抹著眼淚說:“我這輩子最后悔的,就是2020年擴張的時候,把父母的養老錢都投進去了,現在連他們看病的錢都拿不出來。”
這個行業的“集體返貧”,照見的是中國實體經濟最脆弱的一面。他們不像互聯網公司能靠融資續命,不像房地產商能靠政策托底,他們是最典型的“小老板經濟”——靠自己的積蓄起家,靠市場的紅利擴張,抗風險能力幾乎為零。當潮水退去,裸泳的永遠是他們。有組數據說,2024年全國注銷的家裝公司和家居經銷商超過20萬家,平均每天有500多家關門,這個數字還在往上跳。
更值得深思的是,他們的“貧”,不只是沒錢了,是信心沒了。以前酒桌上,老板們聊的是“明年再開兩家店”“代理個新品牌”;現在聚在一起,聊的是“哪個行業還能賺錢”“去開網約車還是擺地攤”。有個做了二十年櫥柜的老板,把最后一批樣品拉到廢品站,看著收廢品的稱重量,突然蹲在地上哭了——“我這二十年,就做了堆破爛?”
或許某天,當新房市場回暖,當消費信心回升,這個行業會慢慢緩過來。但那些已經“返貧”的人,大概率回不來了。他們的故事,會像建材市場里褪色的海報,被新的廣告覆蓋,沒人記得他們曾經為多少家庭裝過夢想中的家,只記得他們最后關店時,卷閘門落下的那聲悶響。
這聲悶響里,藏著一個行業的興衰,更藏著千萬個普通人在時代浪潮里的掙扎——他們沒做錯什么,只是站錯了周期,然后,就被浪潮卷走了。
云峰莫干山家居研究院檢測中心再傳喜訊:中心... 【詳細】
今年,莫干山家居第四季全民環保日“818抱一抱... 【詳細】
當“環保”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指標認證與材料數... 【詳細】
當家居消費從“功能需求”轉向“情緒價值”,... 【詳細】
當健康成為家居消費的核心訴求,莫干山植物源... 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