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造板是室內裝飾裝修及家具制造的主要材料,木質地板、木質門、木質墻板等人造板制品是家居重要產品。2023年,全國人造板及其制品行業產值1.2萬億元,全國生產企業1.35萬家,人造板產量3.35億立方米。
近年來,隨著全民健康意識的顯著提升和消費結構的深化,人造板及其制品的氣味問題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。在日常生活中,消費者對新裝修居所或新購家具“存在異味”的投訴屢見不鮮,這些揮發性氣味不僅降低了居住舒適度,更引發了公眾對室內空氣健康的普遍擔憂。這一現象的背后是在消費升級背景下,市場對家居產品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長期以來,由于缺乏科學統一的氣味評價標準,行業陷入了氣味爭議的怪圈:企業依據各自檢測方法聲稱產品合格,消費者則憑主觀感受投訴異味問題。評判體系混亂不僅使消費糾紛陷入“各執一詞”的僵局,更從本質上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氣味爭議如何解決?今年4月1日,國家標準《人造板及其制品氣味分級及評價方法》(簡稱“標準”)正式實施。標準通過建立科學、規范的氣味評價體系,為產品質量提升和市場規范發展提供明確指引。
科學分級,讓氣味可測量。
標準將人造板及其制品的氣味分為5個等級,從無氣味的0級到氣味讓人無法忍受的4級,每個等級都有明確的界定描述和對應的標識要求。分級方式考慮了專業檢測的需要,以及普通消費者的理解能力,使原本主觀的氣味感受轉變為可量化、可比較的客觀指標。同時,對于以杉木、柏木、松木、樟木等樹種木材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人造板及其制品,以及釋香型人造板的氣味要求,確定均由供需雙方商定,平衡科學性與實用性。
在氣味評價方法方面,標準針對人造板、飾面人造板、木質地板、木質墻板、木質門等不同類型的人造板制品,分別制定了差異化的評價流程。通過規范化的樣品處理程序、專業的評價員培訓制度及完善的爭議解決機制,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氣味評價系統,有效保證了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。
標準的實施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。通過執行更嚴格的氣味標準,企業不僅能和消費者建立品質共識,還能倒逼自身加強技術創新,提升產品附加值,從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。從行業發展的宏觀視角來看,標準的實施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推動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,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提升,促進行業向高質量發展。
標準的實施為普通消費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安全感。通過提升產業對人造板及其制品氣味管理水平,持續規范市場秩序。如今,消費者在選購時,可以通過產品上的OD等級標識,直觀了解產品的氣味情況,根據自身需求選購產品。這種透明化的信息呈現,顯著降低了消費者的選購難度和決策成本。
更重要的是,標準為行政和行業主管部門質量監管和執法提供了政策依據,有效解決了以往因氣味問題引發的監管盲區和投訴無門等困境,有力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。同時,標準的實施正在持續優化消費環境,提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。從長遠來看,這種良性互動將促進家居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,形成優質優價的市場機制,讓重視環保和質量的企業獲得應有的市場回報,最終實現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的雙贏。
作為貫徹落實國家政策的重要技術規范,標準是2024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《以標準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》及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發布的《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》的關鍵支撐。
標準的實施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:首先,作為國家質量強國戰略的具體實踐,通過標準引領產業升級,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;其次,為當前大力推行的“消費品以舊換新”行動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,通過提高環保門檻加速落后產品淘汰,有效促進綠色消費升級;最后,將帶動全產業鏈技術創新,從膠黏劑研發到生產工藝優化,從檢測方法改進到質量控制提升,形成全方位的產業升級效應。
隨著標準的深入實施和持續完善,人造板行業將迎來更深刻的轉型升級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產品性能正逐步從差異化競爭優勢演變為行業準入門檻,無氣味產品也將從高端市場的賣點轉變為基本配置。當前我國人造板出口規模雖居全球前列,但在高端市場仍有較大提升潛力。氣味分級國家標準的實施,不僅為“中國制造”樹立了新的品質標桿,更為企業進軍國際高端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,將顯著提升我國人造板產品的國際競爭力。
當家居消費從“功能需求”轉向“情緒價值”,... 【詳細】
當健康成為家居消費的核心訴求,莫干山植物源... 【詳細】
云峰莫干山「30年30人」,致敬每一位同行者!... 【詳細】
2025年7月22日,久盛地板有限公司在廣州舉辦超... 【詳細】
在剛剛公布的浙江省第二十五屆“科技興林獎”... 【詳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