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9日,是居然智家(000785.SZ)董事長汪林朋的出殯日。十二天前,居然智家發布公告,宣布其在家中不幸身故,公司股價當日開盤觸及跌停。
這是7月以來第二位離世的頭部家居公司創始人。7月17日,成立24年的靚家居創始人曾育周離世。次日,該公司全國百家門店集體閉店,公司宣布停止經營。
他們的離世,讓李騫倍感唏噓。他是中國室內裝飾協會裝修零售工作委員會執行主席,深耕家居行業多年。
李騫還記得,2024年1月自己與曾育周的一次會面中,曾對他說:“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,有一種無力回天的感覺。”
“曾育周是一個很驕傲、樂觀的人,因此他的離世我是很意外的。但這個生意對他來講,已經進入到一種絕境。”李騫對南方周末記者說。
這種高壓似乎彌漫在整個家居行業。被市場譽為“北居然、南紅星”的紅星美凱龍(601828.SH 1528.HK)創始人也在2025年5月出事。7月,富森美(002818.SZ)董事長劉兵出事。
此外,曾被稱為“家裝第一股”的東易日盛(*ST東易,002713.SZ),在兩年累計虧損10億元后資不抵債,2024年5月深交所對其下發關注函。超半數家居企業2025年上半年虧損,其中紅星美凱龍預虧最高達19.2億元。
“地段,還是地段”
2025年7月19日,佛山市政協委員、佛山市設計聯合會會長羅杰在朋友圈發文,悼念曾育周。
“他才53歲,是中國家居行業第一代經銷商。”羅杰對南方周末記者說。1998年,26歲的曾育周代理東鵬瓷磚,由此進入建材行業,三年后創辦靚家居品牌。
1998年是中國住房制度改革的開端。當年,國務院發布《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》,住房實物分配被取消,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。“全面房改”使得房地產建設開發進入快速發展期。
據統計,1998年-2004年商品住宅建設投資額平均年增幅達28.4%。在此前后,包括靚家居在內的多個家居品牌興起,如車建興在1994年創辦紅星美凱龍的前身——紅星家具集團有限公司,汪林朋在1999年成立居然之家(2024年12月公司名稱從居然之家改為居然智家),劉兵在2000年于成都創立富森美等等。
“家居行業與房地產同頻度非常高。”李騫表示。在他入行二十多年以來,見證了家居行業的重大變化。
首先,國際化家居企業進入中國,以百安居、家得寶為例,他們在1990年代末期進入中國市場,商業模式近似于“進回來再賣掉”的建材超市。“百安居整個鏈條很長,他們的產品、供應鏈、銷售都是自己的。這意味著它沒有動員整個產業的力量,速度起不來。”
與國外模式要解決一整條產業鏈不同,本土模式解決的是“點”的問題——場景。“在過去市場紅利時代,大量消費者希望到品牌集中的市場去選品。品牌本身也帶來了流量,這樣賣場就有了場景價值,形成產品展示和產品銷售的良性閉環。”
李騫認為,對于賣場而言,核心商業模式就是收租,某種程度就是房地產模式。而蓋樓是很快的,招商也是很快的,賣貨則由品牌企業或者品牌代理商完成。所以,當時的家居賣場,能迅速實現規模化。
其中,“南紅星、北居然”兩大企業又各有不同。紅星美凱龍過去采用的是“買地自建”的重資產模式,其自有物業比例最高達到六成。居然之家采用租賃業務的輕資產模式,租賃占比超過八成。
這一階段家居賣場賺取的是商戶租金、物業管理費、運營等費用,也被稱為“二房東”。這與商業地產模式十分相似,區別在于銷售的產品。這在過去被認為是最穩健的環節,因為并不參與商品的終端銷售,主要是通過收取租金來實現創收。
以居然之家、紅星美凱龍為例,兩家公司的租金收入都超過營收總額的50%,紅星美凱龍2024年這部分收入占營收比重仍然達到68%。羅杰還記得,在整個行業依托房地產高速增長期,家居賣場的總經理們可謂風光無限,拉開抽屜,里面甚至有商戶送的金條。
“他們把自己的賣場品牌塑造成功了,消費者認為到居然之家、紅星美凱龍等家居建材賣場買東西有保障,下游品牌自然蜂擁而至。還是那句話——‘地段,還是地段’。”羅杰說。
2016年,萬達在全國擁有190家購物中心,紅星美凱龍擁有200個家居MALL,居然之家的全國門店數量為162家。當時,家居賣場甚至都不用去迎合消費者,它們只要擁有場景,消費者自然會根據地標效應前往。
2010年-2020年,全國房地產年銷售面積從9億平方米增長至17億平方米,家居、建材等行業紅利不斷。除了老牌家居企業,歐派家居、索菲亞等新家居品牌也不斷涌現。
“但當地產出現問題后,大家才突然發現,整個家居建材,包括設計裝飾行業,產能都出現了過剩。”李騫說。
除了大環境外,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的多位受訪者均認為,電商的興起,以及裝修公司規模不斷壯大,讓消費者擁有了更多選擇,同時讓賣場模式的家居企業失去了場景帶來的超級紅利。
根據居然智家2024年財報數據,核心業務“租賃管理”收入占比從2019年的82%跌至46.06%,商戶退租率超過30%。
“當別人緊縮的時候我要擴張”
在李騫看來,房地產隨著調控起起伏伏,家裝行業也已經被敲響很多回警鐘。每一次房地產調控,成就了一批家居企業,也讓一批家居企業死亡。2014年,家具品牌華源軒兩次沖擊IPO失敗,因擴張過快資金鏈斷裂。
但類似的故事仍然在發生。2018年,紅星美凱龍成為家居行業首個A+H股企業,市值合計超過千億元。在已經涉足房地產開發業務的基礎上,這一年,車建興以2.2億元收購一家電影公司,還曾擁有過20家影城,一度被電影行業人士評價為“外行別來湊熱鬧”。此外,他還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。
車建興曾在2018年接受《艾問企投家》視頻采訪時提出,“當別人緊縮的時候我要擴張”。2020年,他以47億元接盤了融創手中持有的金科股份。此時,紅星美凱龍的負債率已經超過70%。
同樣在寒冬中選擇逆勢擴張的,還有靚家居、東易日盛、住范兒等家居企業,他們依然在加速開店。2019年至2021年,靚家居門店數量從100家擴張到160家。東易日盛新增門店達120家。與此同時,東易日盛資產負債率在這三年間,從74.37%上升至97.13%。
在房地產高歌猛進的階段,誰的速度更快,誰就能把規模做得更大,市場份額增大,成本由此降低。包括靚家居在內,曾推出的口號包括“一周一個店”。直到2022年,靚家居還推出了用“低毛利換規模”的策略。
李騫指出,家居企業在過去享受到紅利,被社會追捧,加深了其對擴張的執念。
與收租的居然智家等賣場模式不同,靚家居的商業模式是“整裝全包”“拎包入住”。早在2008年,靚家居曾推出388元/㎡的套餐,這種以平方米計算價格的模式,在當時一度轟動市場。
羅杰還記得,從2002年開始,圍繞著“精裝房”陸續有過相關文件發布。2016年,浙江、山東、河南、上海、天津等地發布相關意見,鼓勵、推廣精裝房、成品房。
“精裝房”看起來十分貼合靚家居的商業模式。這家公司成立以來,主打的商業模式是“整裝全包”模式。收費主要根據面積和品牌來決定,譬如套內面積70平方米的整裝全包約10萬元,如果需要升級,根據插座、櫥柜等品牌進行價位的升級。
綜合過去的媒體報道,從2016年開始,靚家居與萬山地產、海逸集團等多家房地產公司進行合作,為業主提供從購房到入住的一站式優質化體驗。2021年后,這家公司推出“15天極速交付”的口號,并且以開發商訂單為主。
精裝房概念提出時,羅杰就曾向建材家居以及做裝修的朋友提醒過:“這個政策看上去很好,但是實際操作中,錢在地產公司手里,一定會倒過來,變成地產公司對所有供應鏈盤剝的工具。”
在他看來,這類公司承攬精裝房業務后,什么時候能拿到回款會成為一個未知數。
隨著多家地產開發商陸續出現資金問題,壓力隨之一級一級往下壓。據靚家居發布的債權人信息登記表,主要分為:供應商、項目經理及工人債權信息登記、門店客戶債權三類。
靚家居的供應商在接受《經濟觀察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回款速度最開始是一周,從2023年開始變慢,進入2024年以后,幾個月都處于“沒錢打款”的狀態。
另一家家居公司“住范兒”也試圖通過大規模擴張搶占市場份額,在北京、上海開設大型實體門店。單店耗資過億元。但在2025年6月,這家公司資金鏈斷裂,北京、上海八百多個裝修項目停工,拖欠供應商貨款上千萬元。
“企業不要盲目去擴張,要留有足夠多的錢。”李騫說。
顯然,這些企業都沒有做到。
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,居然智家現有貨幣資金為21.52億元。同期的短期借款約18.75億元,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28.16億元。公司短期債務合計約46.92億元,長期債務約146.09億元,合計達193.01億元。
同期,紅星美凱龍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達80.76億元,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已連續四年惡化。
“過度金融化”
一位業主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,自己向靚家居繳納了10萬元費用,但工程并未完成,還有業主表示,“靚家居需要提前支付50%才會開工,有的業主好幾萬都交了,只拉了個水表。”
需要提前支付一定比例的預付款,才能開工,這是行業多年形成的結算模式。消費者支付了一定比例費用后,家裝公司再啟動流程,進行材料采購、人員配置等。
但這些提前收進家居公司口袋的預付款,是否會運用在對應的訂單上?多位受訪者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:“這一部分是沒有監管的,完全取決于企業的自覺。”
李騫表示,很多公司會認為,這是自己賬上的錢可以隨意支配,有的企業就拿去開店擴張。
“一年下來,你收入一億,看著賬上都是錢。但支出可能1.1億元,(那就)虧1000萬。這些預收款沒有核算清楚的話,惡性循環,負債就會越來越多。”李騫說。
2025年6月,試圖通過大規模擴張搶占市場份額的住范兒發文表示,公司“資金遇到挑戰,裝修和團購訂單無法正常履約”。
住范兒還推出了“裝修貸”業務。評估好客戶的裝修費用后,業主向銀行貸款,款項會直接劃給住范兒,用于支付裝修費用。等到公司爆雷,業主們發現,裝修沒有完成,但自己的裝修貸還需要繼續償還。
2017年開始,居然之家開始進軍金融業,手握小額貸、消費金融、第三方支付、跨境支付等六個牌照,圍繞居然之家產業鏈,為工廠、商戶、消費者等逾600萬客戶提供包括保理、經營貸、消費貸和股權投資等服務。
《北京商報》2017年的一篇報道中提到,這意味著居然之家將告別單一的物業收租模式,通過金融杠桿的力量,形成與合作伙伴一同抱團發展的格局。
根據居然智家財報數據,2023年,公司發放貸款余額總計1.08億元。其中,流水貸逾期合計5337.5萬元,經營貸逾期合計2606.1萬元,員工貸逾期合計16.7萬元,消費貸逾期合計4.4萬元,各產品合計逾期7964.6萬元。
2024年,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對居然之家小額貸款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。因“小額貸款公司超越經營范圍從事金融業活動”,合計罰沒133.5萬元。
2025年8月13日,居然智家證券部人士在電話中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,目前公司經營狀況一切正常。
在互聯網上,依然能找到靚家居“0息裝修,輕松換新家”的宣傳頁面,凡在靚家居簽單合作貸款,會給予業主利息補貼,靚家居就是要讓業主實現用銀行的錢,裝自己家的小目標。
此外,2024年,靚家居推出了超級質價比的“688元/㎡全包+0元設計”的裝修套餐,用公司的話來說——“價格穿越十年前”。
羅杰表示,業內評估這個價格,靚家居每平方米至少虧200元。
“依然是想用低價搶市場,想要擴大市場份額,但是實際上做不到對市場的壟斷。用后面的錢去貼前面的窟窿,貼到后面,就沒有錢了。”羅杰說。
李騫提到,現在已經有一部分裝修公司開始了自我監督,比如收到用戶的款項最多只能存定息。還有的選擇與保險公司合作,由保險公司進行擔保,“過去保險公司是不愿意的,但現在這個模式也開始嘗試”。
云峰莫干山家居研究院檢測中心再傳喜訊:中心... 【詳細】
今年,莫干山家居第四季全民環保日“818抱一抱... 【詳細】
當“環保”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指標認證與材料數... 【詳細】
當家居消費從“功能需求”轉向“情緒價值”,... 【詳細】
當健康成為家居消費的核心訴求,莫干山植物源... 【詳細】